一、辩论赛竞赛规则
本项竞赛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,以抽签分组、团队辩论的方式进行。赛前通过抽签分组,每支队伍参加多轮对抗赛,每轮对抗赛由两支或三支队伍参加。抽签过程中要避免两队重复相遇。最后,依据各队多轮对抗赛的总成绩进行排名和评奖。
每一轮对抗赛分为三个阶段,有三支队伍参加,这三支参赛队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三种不同角色,即:正方、反方和评论方,进行三个阶段的比赛。每一轮对抗赛中角色的转换顺序如下:
| 队1 | 队2 | 队3 |
1阶段 | 正 | 反 | 评 |
2阶段 | 评 | 正 | 反 |
3阶段 | 反 | 评 | 正 |
若有四支队伍参加,则这四支参赛队扮演四种不同角色,即:正方、反方、评论方和观摩方,进行四个阶段的比赛。每一轮对抗赛中角色的转换顺序如下:
| 队1 | 队2 | 队3 | 队4 |
1阶段 | 正 | 反 | 评 | 观 |
2阶段 | 观 | 正 | 反 | 评 |
3阶段 | 评 | 观 | 正 | 反 |
4阶段 | 反 | 评 | 观 | 正 |
每一阶段比赛定时35分钟,具体流程如下:
流程 | 限时(分钟) |
反方向正方挑战竞赛题目 | 1 |
正方接受或拒绝反方挑战的题目 | 1 |
正方准备 | 2 |
正方进行所选题的报告 | 6 |
反方向正方提问,正方回答 | 2 |
反方准备 | 2 |
反方的报告(4分钟),正反方讨论 | 8 |
评论方提问,正、反方回答 | 3 |
评论方准备 | 1 |
评论方报告 | 3 |
正方总结发言 | 1 |
评审团提问 | 5 |
总计 | 35 |
对抗赛中对不同角色的要求:
正方就某一问题做陈述时,要求重点突出,包括实验设计、实验结果、理论分析以及讨论和结论等。反方就正方陈述中的弱点或者谬误提出质疑,总结正方报告的优点与缺点。但是,反方的提问内容不得包括自己对问题的解答,只能讨论正方的解答。
评论方对正反方的陈述给出简短评述。观摩方不发表意见。
在每一阶段的比赛中,每支队伍只能由一人主控报告,其他队员只能做协助工作,可以和主控队员交流,但不能替代主控队员进行陈述。在每一轮对抗赛中每个队员最多只能作为主控队员出场两次。
作为正方,在一支队伍的全部比赛中,每个队员作为主控队员进行陈述次数不能超过三次。
题目挑战和拒绝规则:
在同一轮对抗赛中,题目不能相同。反方可以向正方挑战任何一道题目,但有以下情况除外:
A 正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已经拒绝过的题目
B 正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已经陈述过的题目
C 反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作为反方已经用过的题目
D 反方在先前比赛及本轮中作为正方已经用过的题目
如果可供挑战的题目不足五道,则上述限制按照DCBA 的顺序予以解除。在一支队伍的全部比赛中正方对于可供挑战的题目,总计可以拒绝三次而不被扣分,之后每拒绝一次则从正方的加权系数中扣去0.2 分。累计拒绝六次,将不计名次,不参与评奖。
在一轮对抗赛中,每一次阶段赛过后,每位裁判就各队承担的角色表现打分,分数为 1 至 10 分的整数分数,裁判组的平均分数作为该阶段赛的成绩(角色成绩),计算参赛队的一轮比赛成绩时,不同角色的加权系数不同:
正 方: × 3.0;
反 方: × 2.0
评论方: ×1.0
各参赛队在一轮对抗赛中的成绩为各阶段赛成绩的加权总和,并把结果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。各参赛队的总成绩为该队在所有五轮对抗赛中取得的成绩总和。以参赛总成绩进行排名。
各队参赛前抽签决定出场顺序,比赛时抽取答辩题目,答辩时间限制在15分钟以内,其中讲解演示10分钟,回答问题5分钟。评为根据评分标准计分排序。